老太地铁逼女子让座被一脚踹飞后续:竟是罪犯涉及高达4起案件
1. 9 月 30 日傍晚,台北捷运淡水新一线车厢内的一幕监控画面迅速席卷全台舆论。一名年届七十三岁的女性乘客情绪失控,挥舞手提袋连续击打邻座男子,随后被对方一脚踹倒在地,头部撞上椅背,场面一度混乱。这段视频在当天便登上各大新闻平台头版,激起广泛讨论。
2. 初时未明事件原委的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谴责还手的年轻乘客,认为无论起因如何,对高龄者施以暴力都难以接受。网络声浪中充斥着“尊老”与“道德底线”的争论,仿佛这仅是一场代际冲突的缩影。
3. 然而仅仅数日后,真相如潮水般涌来——这位看似弱势的老人竟是一名已被警方立案通缉的在逃嫌犯,名下赫然挂着四起盗窃案底,且曾因逃避拘役刑期而长期隐匿行踪。这场让座风波,不过是她屡次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中的最新一环。
5. 当日傍晚六点二十分,列车刚驶离民权西路站,车厢内蓝色普通座尚有空位。但曾姓老妇却径直走向一名留着长发的男性乘客,站在其面前拒不退让。她眯眼审视对方发型,误判为女性,随即双手叉腰,厉声喝道:“小姑娘!给我站起来!这种位置本来就是给我们老人家准备的!”
6. 那名乘客平静抬头,指向身旁未被占用的座椅解释:“阿姨,那边明明还有空位,我也付了票钱,没有义务让您。”
7. 此言如同火星溅入火药桶。曾老太猛然抡起手中帆布包,重重砸向男子左肩,发出清脆响声。周围乘客纷纷侧目,有人已悄悄举起手机开始录像。
9. 不料此举反激怒对方。曾老太非但未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,再度扬起袋子猛击其胸口,力道之大令男子身体后仰。就在围观人群惊愕之际,男子终于起身,一脚踹向老太小腿外侧。
10. 曾老太站立不稳,接连后退两步,后脑重重磕在金属椅背上,随即跌坐于地,痛呼出声。现场气氛瞬间凝固,有人上前搀扶,更多人则将镜头对准这一幕。
11. 当时舆论焦点仍聚焦于“年轻人是否该还手”,无人知晓,此刻坐在地上哀嚎的老妇,早已是台北市警局重点追查的对象。
13. 时间推至2025年10月1日上午十点十五分,台北松山区某连锁超市收银台前,曾老太再次现身。她手持两包饼干与一瓶洗发水排队结账,因收银员清点零钱稍慢十余秒,情绪骤然爆发。
14. 她突然抓起柜台上的商品,狠狠摔在地上。包装袋破裂,苏打饼干碎屑四散,甚至溅到了邻近顾客鞋面。不等工作人员反应,她又猛地掀翻旁边装满物品的购物车。
15. 牛奶盒撞击地面炸裂,乳白色液体横流;鸡蛋成片破碎,蛋液混杂壳片黏附地板。一位身穿格子衬衫的市民低声劝阻:“老人家,何必发这么大脾气?”
16. 她立刻扭头怒骂:“少啰嗦!管闲事的嘴最臭!”言语粗鄙,毫无收敛之意。
17. 店员见状立即退至安全区域并报警。五分钟内警员抵达现场,使用身份识别设备核验其证件。当输入身份证号码后,系统警报骤响,“嘀嘀嘀”声不断,屏幕跳出红色弹窗:“通缉在逃人员,涉案四宗,涉及盗窃及拒服刑罚。”
18. 曾老太脸色瞬间煞白,挣扎着大喊:“搞错了!我不是那个人!我是守法公民!”
19. 执勤警察冷静回应:“您此前因多次盗窃超市日用品被判拘役五十五天,却以健康问题为由拖延执行,如今证据确凿,还想抵赖?”
20. 面对铁证如山的案卷记录,她最终沉默。那些藏匿半年之久的恶劣行径,终被逐一揭开。
22. 警方深入调查的同时,社交媒体也掀起揭露风暴。大量民众自发上传过往遭遇片段,拼凑出一幅令人震惊的行为图谱。
23. 回溯至去年二月,同一条捷运线路上,她曾强行要求一名怀孕五个月的女子让出博爱座。孕妇轻声解释站久会头晕,她竟当场拍打对方手臂,冷嘲热讽:“装什么虚弱?现在年轻人怀孕就跟请假一样舒服?”
24. 从中山站一路叫骂至双连站,言语攻击持续不断,直至孕妇眼眶泛红、提前下车才作罢。全程无一人敢出面制止。
25. 更令人愤慨的是去年夏季的一起事件:她在车厢内发现一名患有认知障碍的小男孩未主动起身,竟抬手就是一记耳光。“啪”的一声响彻车厢,孩子当场失声痛哭。
26. 孩子母亲冲上前理论,她竟昂首挺胸辩称:“小孩不懂礼数,我这是替你教育!”全然无视自身行为已构成肢体侵犯。
28. 近十二个月内,她频繁出入台湾大学、世新大学等高校举办的公开学术会议。并不参与听讲,专挑茶歇时段下手,将三明治、水果盘、瓶装饮用水乃至印有主办方标识的纪念笔塞入随身包袋。
29. 有一次因未能抢到限量供应的甜点蛋糕,竟愤怒撕毁会场宣传海报,导致活动秩序严重受损。会务组无奈之下,只得将其照片列入内部黑名单,并标注“会议蟑螂,请加强巡查”以示警示。
30. 法律界人士指出,此次捷运袭击属轻微人身侵害,结合其未执行完毕的拘役判决及超市闹事新案,预计实际羁押期不少于五十日。至于还击乘客,鉴于对方存在连续攻击行为,属正当防卫范畴,极可能免于刑事追责。
32. 目前,曾老太已被依法收押,等待法院正式开庭审理,预计将面临至少五十天监禁。而那位出手自卫的乘客至今未被传唤或立案。
33. 可这场风波留给公众的思考远未结束:尊重长者固然是传统美德,但这是否意味着年龄可以成为肆意妄为的保护伞?博爱座设立初衷是关怀行动不便群体,何时演变为部分健康老人索取特权的工具?
34. 归根结底,不是岁月催生了恶意,而是某些品行不端之人随着年岁增长,愈发放纵本性。无论年纪几何,遵守规则、尊重他人,才是立身之本。若连基本底线都无法守住,再高的年龄也无法规避法律应有的制裁。